首页 经验 正文

应届生炒股(关于东吴证券的应聘问题)

[db:Intro]...

我正要往各大论坛揭露东吴证券北京营业部的招聘黑幕,我写的几篇文章如下:

揭露东吴证券北京营业部招聘黑幕

东吴证券,一个听上去很响亮的名字,2007年的财务指标在行业内也算排得上号(我没有过多地考察其以前的财务情况)。但是对于东吴证券公司北京营业部我敢80%保证这其中有欺诈行为。如果你作为一个应聘人员,被这些表面现象迷住了,那么你应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应聘的整个过程,想想自己是否被骗了。

下面讲述一下我在这个公司应聘的整个过程。我是一名应届硕士研究生,专业是统计学,一个不算太热但是也基本上能找到工作的专业。对于我来说,要找一份月薪3000-4000的工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前一段有一个月薪4000并解决户口的工作让我辞了。我们要到明年才毕业,现在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只是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东吴证券,当他们打电话让我过去面试的时候,我很清楚自己没有投过这个公司任何简历,不过,证券行业我个人还是很有兴趣了解一下的。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参加了面试(他们没有笔试),面试过程如下:主考官是一个很和蔼很漂亮的女士(我个人认为这是这个营业部里唯一还有点人性的人),当天我是第三个参加面试的人,前面两个进去面试的时候,门开着,我正好能看见面试者,但是听不见他们说话,只看见应聘者坐在一张摆在过道的椅子上,从头到尾没开几次口(只是摇头,点头等),几分钟时间他们就出来了,当然中间还有那个后来据说是这个营业部最大的“头”从过道上穿来穿去,应聘者为此要为他让路。我当时注意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就想,听说很多大公司就在面试过程中考一些细节,我当时认定为这是一个考题,我正想着如果我面试的时候碰到这个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答案还没有出来,就轮到我面试了。我心里挂着这事,稍微有些紧张。

进了那个门,我让自己尽量保持面部表情自然,带着点微笑,面试官示意我坐下,我微笑着说了声“谢谢”就在过道的椅子上坐下了。她简单问了我以下几个问题“有没有证券从业资格证” “住在哪里?”“应聘什么岗位?”问这几个问题的时候,那个所谓的最大的头做在后面一声不吭,突然站起来要从我身边过,我于是礼貌地站起来,并给他让道。他就在我旁边打起电话来了,我一时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继续回答问题呢还是挺下来等他打完电话。这么一来,我好不容易压下去那点紧张又冒出来了,接下来面试官让我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了,反正是一塌糊涂。介绍完了,面试官问我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我问了两个问题,一个关于他们的晋升渠道,一个关于是否有培训计划。她的回答也是很不着调,隐隐中透着点神秘。出来了,我的唯一一个年头就是这是我面试时表现最垃圾的,绝对不可能有机会了。

注意,怪事出现了,第二天我收到入职审核通知了,让我带着各种证件去入职审查。我绝对有点不可思议,换句话就是说,那个所谓的“头”在别人面试时打电话并不是一个考题。而仅仅只是一个粗鲁的、不懂得尊重人的表现而已,于是我对这个单位的印象大打折扣。一个大公司是不可能犯这种低级而愚蠢的错误的。这从侧面证明了这个公司并不尊重人。

虽然我还是去参加入职审查了。但是,我从来没想过这次通过是凭自己的能力进去的。入职审查时,主考官拿着我的六级证书去核对四级证书复印件的号码,问我“这个是你的吗?”我笑了笑说,您拿的这个是六级,复印件是四级的。主考官赶紧微笑着跟我说“对不起”,我笑了笑。人不怕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就要承认,这没什么。主考官拿出一张纸,让我记下来,就是要求要加入他们的一个QQ群并下载一些资料认真阅读一下,然后让我第二天去参加公司例会。整个过程下来,就是3分钟。我相信牛公司的HR能在很短时间内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他们公司的要求,但是,他们用的绝对不是这种面试方式。

总而言之,我就是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他们就要我参加公司例会,进入入职审查了。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公司的待遇,一般的岗位(例如财务什么的,我应聘的就是这个岗位)就是2000+800多的生活补助,虽然还有一堆的靠“个人积分”计算的提成什么的,但是那只是一个幌子,只有你给他赚了钱,他抽取一大部分,剩下一小部分给你。如果你真的在股票方面很有研究,你完全可以自己干,不用给他们赚钱。这么低的工资他们敢要研究生且不说,参加例会以后才知道还要免费为他们干两个月活(按照他们积分的算法至少两个月),并在他们那里交钱报名证券资格考试,难道这就是他们的“盈利模式”?一个做财务的人要先培训怎么炒股?怎么宣传基督教?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最可气的事情来了,例会上,我的手机响了(我调成了震动,但是还是有声音),我赶紧挂了。可是,过了一会,有个人说“在开例会的时候请把手机调成静音,刚才好像就有一位的手机响了”。然后,那么所谓的“头”说,刚才是谁的手机,我老实承认了,是我的,他对旁边那个人说,扣一个积分。旁边有人说,“他是新来的.”,可是那个头还是坚持说扣一个积分。我非常仔细地阅读了公司的规章里面没有开例会手机要调成静音的规条。而他却二话不说,说扣就扣,这个积分是关系到员工能不能转正的问题,他制度不立,令现行,不可理喻可见一般。另外,我清楚地看见规条里面有一条“必须着职业装参加例会”,可是,结果是除了包括我的少数几个人穿了正装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穿,牛仔一大片。有令不行,更不可理喻。

总而言之,一个这么不尊重人的单位,你不要希望他会在你入职后更加尊重你,也不要希望等你入职后不克扣你的工资。我更加担心的是:我始终觉得这个招聘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骗局,看看他们的办公室拥挤不堪,你觉得还能为新员工摆下哪怕一张椅子吗?看看他们面试时候的粗鲁不堪和浅薄至此,不管你表现如何却轻而易举过关斩将,你就一点都不怀疑吗?看看他们制定了两个月入职审查时间,却动不动就毫无理由地扣你凭以转正的积分,但是却有明文规定却无人执行,你还以为他们这只是制度严格吗?你们为他们辛辛苦苦,我怕你们为此付出的辛苦到时候换回来的只是一场空。

我在群里面发这个消息,如果我被这个群踢出,或者东吴两天内不能给我一个合理解释,我会在各大论坛里面公布这篇文章,我从社会公德着想,不能让善良的人们蒙受欺骗。

谢谢阅读!

揭穿东吴证券北京营业部的老底

从我和东吴证券北京营业部(以下简称东吴)几次接触推测,东吴招聘的疑点归纳如下:

1. 东吴公司没有正式的招聘信息,都是从公开的个人简历直接打电话给应聘者,一个正规的公司没有用这种方式来招聘的。

2. 东吴从面试到审核始终透着点诡秘,什么样的人都能通过面试,不管你的表现有多差,你都会很快接到他们的筛选合格的通知书,这证明他们录取不是求质,而是求量,至于这样做的真正理由,我猜测应聘者是他们盈利模式中的一颗“棋子”。同样正规公司的面试和筛选不会如此草率和匆忙。

3. 东吴始终不会告诉应聘者未来的工作岗位,他们只是问你“应聘的是什么岗位”,当他们手里拿着你一目了然的简历,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你应聘岗位的时候还问这样的话,至少说明他们没把应聘者当回事,连几秒钟扫视一下简历的事情都不会为应聘者去做,你能确信他们是诚心诚意地招聘?

4. 东吴始终没有公布招聘人数,却在每个工作日都要招聘很多人,而且一面一个准。正规公司招聘都会公布这个数据,并且在每一次测试中严格筛选。

5. 东吴的办公环境极其拥挤,再招聘人进去,安排在哪里办公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6. 东吴的考核始终与你应聘的岗位目标毫无相关性,并且考核期限之长与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都是一般正规公司干不出来的事情,例如,他们的无薪考核期限至少达到两个月,号称是没有试用期,但是这两个月是非常不确定的,他们的积分制度建立了但是不执行,或者有些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却拿出来扣应聘者的分,或者有些制度明显不合理。这些体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根本不尊重人,根本不尊重制度,人的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这样的公司迟早会出大问题(当然我猜测这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关于制度不合理,我就说一点:要求员工手机24小时开机,一旦发现没有执行就扣积分。这样的制度正规公司是不可能制定的,根据我的法律知识,我感觉这都是不合法的,具体法条我没有去查。而且这些规定可能让你永远达不到考核标准(原因自己想吧)。

7. 根据我的考察与估算,东吴现在公司资产不超过50万(房屋肯定是租的,这个数据里面不包含房产价值),且变现性极差,正式员工不超过15人,主营业务不明晰,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按照这样的基本情况推断,即使东吴达到2007年资产收益率指标(这是放大的假设,目前证券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环境正经历重大挫折,不可能达到去年的收益率)他们的盈利也是非常有限的,这中间还要刨去房屋租金,他们哪里来的资金发16000/月的工资?据此,我推断,东吴(至少北京营业部)已经出现了重大资金困难,这种时候按照正规公司应该是采取收缩型战略的,但是东吴却大肆招人。你觉得这合理吗?难道发工资的时候让每个人抱一台已经折旧完、待报废的486回去?

好了,我就说这么一些,如果你看不下去,那我写得再多也没有用。希望你后悔的时候还记得曾经有个好心人提醒过你。

我知道掐灭一个人依托的希望很残忍,但是,东吴的做法是在牛嘴边挂一扎草,牛想吃却永远吃不到,这样的做法更加残忍!!

最后提醒一句:老实是根,踏实是本,忘了根本,不对不对!绝对不要以为学会了忽悠,就学会了一切!

试试你们真正懂得多少股票知识

你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牛,很懂股票,那么我作为一个外行问资深专家几个关于股票的问题,这些是最基本的问题,你回答不出来的话劝你“珍爱生命,远离东吴”。

1. 决定股价的基本因素有哪些?请说根本原因,不要在网上搜索,因为我能搜索到的跟你一样多,只要你能自圆其说,我就认为你行,否则只能让我bs你。

2. 你是如何判定在一个特定时期,是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的,以及你是如何确定这些因素对股票价格的综合影响的。

3. 你是如何判定一则消息的真假的,以及推断其真实性的概率?

4. 你是如何确定判断出股市走向的?不要说因为今天涨了,明天就会涨,这就像你看见我几天早上喝牛奶了,而判断我明天不会喝豆浆一样愚蠢可笑!

5. 你是否分析过你认为好的股票的公司背景资料(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经营战略、财务战略、资金链情况等等)。如果分析过,你是如何分析的?不要纯粹地说收集网上、报刊杂志等资料,这样你至少要对第三个问题解决相当完美你才能依靠这种方法。巴菲特每次投资都要对被投资公司做调查研究以后才决定是否执行。

6. 你是否分析过你预期投资的公司股票的控股情况,如果分析过那你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控股关系中理清彼此控股对双方股价的影响的?

7. 依据政策炒短线的话(巴菲特很少炒短线),你如何确定一个政策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具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确定各行业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的?

海洋老师,您的口才和对股票的板块分类熟悉,以及一些基本的股票知识的了解我还是比较认同的,但是,这些对于投资决策来说绝对不是实质性的知识,或者说光凭这些知识投资其风险之大不可估量,如果您真的对股票有很深入地理解,请您尽量详细地回答以上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投资者决策分析才是实质性的,这些才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如果您回答不好,请不要误人子弟,如果您不愿意回答,那证明您根本就不愿意传授他们真正的知识,那么也请不要再耽误他们。从昨天您的评股来看,您的推论也就是类似“我今早喝牛奶,而明早不会喝豆浆”之类的结论。另外,沉默寡言的陈思经理,您也应该回答一下上述问题,以及对我提出的7个疑点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好是在这个群上解释,否则的话你是对大家不负责任,不值得大家信任你。

我向你们发出挑战,我也真心希望他们能在你们那里学到真实本领,但是如果你们没有真实本领,或者不愿意传授真实本领,请将“坦诚”作为您做人的准则之一。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外金融系毕业去向

我在银行工作了3年,接触了很多四大行的人,我建议选择建行,原因如下:

第一点:整体对比。工行虽然是宇宙行,但是人员太多,机构臃肿,业务流程很繁琐,很简单的事在工行变得很复杂,工行老同志多,很多事情都会推给你去做,建行年轻同志多,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第二点:工资待遇,每年工行和建行的利润相差无几,但工行人多,建行人少,蛋糕就这么大,人越多分的越少,据我所接触的建行新入职人员到手7000+,工行新入职人员到手4000左右。年终奖金建行也比工行高不少。

第三点:辛苦程度。建行虽然工资高,但是要比工行累太多了,一个人当做2-3个人用,工行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如今经济下行,都不好过。

第四点:其他福利。几乎都有员工宿舍,但食堂来说,工行不如建行,很多基层网点建行有员工食堂,工行却没有,有餐补,但是也不够你一个月在外面的饭钱。逢年过节发福利都差不多,各有各的好处,各地差异也很大。

总之,每份工作都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 @奋斗的小行星 含泪建议,对刚毕业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出去,可以选择到银行工作,有好的去处不建议去银行。因为工作几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最后没有一技之长,任务考核太多,没有尊严,很少休息时间,不是在完成任务,就是在去完成任务的路上,对大部分人来说,想晋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其实,工行建行都不错,工行作为宇宙行,业务全面,系统先进,海外发展很好。建行虽然综排第二,但是市值一度跃居第一,在追赶工行的道路上进步显著。建行目前注重营销,在零售银行发展方面进步突出,但是感觉建行目前海外发展不如工行。

其实哪家银行都能锻炼人,关键看你心里更倾向于哪一家或者更喜欢哪种风格,以及你自己的发展目标或者方向。例如,你最终想海外发展,那最好选工行。

还有,很有可能,你的第一个岗位就是枯燥的柜员岗,而且需要做很久,所以如果进银行,最好有心理准备。如果你只是为了有个稳定工作自己薪水,那就选择相对薪酬高的。如果你有奋斗理想就要去最能锻炼你的地方去,即使薪水开始时很低。人的发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自身实力和机遇同样重要,学会把握。

最后,别人的建议听听即可,主意还要自己定,因为别人的话只代表别人的经历或者看法,是否适用于你自身的情况,是个问号。

我曾在建行工作了八年且是分行的中层,工农中都是我的竞争对手。

四大行中,我以为建行比较好。首先,企业文化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有一丝存留,关爱员工比其它行做的稍好;其次,风控能力最强。不会因为营销先降低风控门槛,待风险兑现时追究员工责任将责任推到员工身上,不教而诛少一些;再有,员工薪酬福利稍好一些,员工生日、年节都会安排福利。工行比较建行,福利稍差,但差距不大。工行的营销强风控弱,员工任务多压力大,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都稍弱。中、农则在这两行后面!

我建议两个都不要选,如果真想从事银行业的话,建议你选择当地的农商银行,原因如下:

1.工行建行作为为国有大行,从上到下总分支结构,体系已很成熟,强大的机构,成熟的运作模式,员工就像一棵螺丝,上在那里基本不用再动,员工自我发挥空间有限;

2.工资不高,工行建行看着每年利润不少,但搁不着她网点多员工多啊,平均下来薪酬在银行业处于末端;

3.晋升空间不大,国有大行招聘时,总行省行市行县行招聘分不同层次招聘,如进总行省行空间肯定大,如是一线,努力上升空间也不大;

如确实想从事银行业建议进当地农商银行,农商银行主力目前还是60后,陆续将退休,进去有提升空间;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地区冲击相对较小,农商行市场相对来说好做些;农商银行层级少,个人发挥空间较大,提升空间也大。

如果让我给你建议,我建议你去农商行,如果非要在工行建行里头选一个,建议工行。

老杨刚好看见最热门那个回答是说建行好于工行,而我的看法刚好相反。

第一点:员工地位

工行被称为宇宙行,ICBC爱存不存,这句傲娇的话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说明工行对待客户的态度就是爱理不理,反观建行现在搞起了什么劳动者港湾,极尽跪舔之能事。反映到基层员工身上就是工行员工可以大大方方的做业务,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可以说不,就算客户打95588进行无理投诉,客服妹妹也可以义正言辞的告诉你,抱歉,根据我行规定,员工这么做是毫无问题的。事情到了建行这里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不信你打95533试试,再无理的投诉,95533绝对会热情的把工单下到员工头上,比如某某客户在某某网点办的银行卡,客户自己去网上找券商开通了证券业务,然后炒股亏了,9533也会把工单下给办卡的员工,然他去给客户解决,那么问题来了,客户在券商那里开的证券账户炒股亏钱了关银行什么事儿?所以当年建行张行长说银行员工是弱势群体这句话可能改成建行员工是弱势群体比较贴切。

第二点:员工数量

工行人员太多,机构臃肿,建行年轻同志多,这倒是真的,可是建行为什么年轻同志多呢?因为2002年开始建行进行股改上市,借着这股风买断了很多老员工,使得年龄断层了,所以建行的作风在四大行里是相对激进的,也就是说也许到了你老的那一天你也被买断出门了。至于相互学习,说实话,银行80%以上的业务都是基础性的工作,谈不上晦涩艰深,正常人做个半年完全就能掌握,更多的时候是要看你有没有机会去某个岗位做某件事情,老人多的时候做事的人少,所以岗位多,年轻人多嘛,就是一个普通的客户经理都能抢破头,竞争压力大呀。你要知道在国有银行提拔年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比如现在有个正科级职位,老人是没有机会去跟你抢的,但是年轻人个个理论上都有机会,你有信心干掉他们么?

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现象,工行员工近45万,建行员工36.6万,所以很多工行的柜员是上二休一,而建行,运气好是二休一接三休一,运气不好一直三休一,由于人少,很少有网点法定节假日能放满,工作时长完全不一样。什么叫员工关怀,休息都不给够,节假日都没保障的叫员工关怀么。

第三点:员工收入

居然有人说工行和建行利润差不多,但是建行员工人数少,所以蛋糕分的人少,人均收入就高,我只能说这是不懂建行。建行人均利润最高是没错,可是建行什么时候是按照利润来给员工发工资了?站在领导的角度来看,我用最少的人干到了四大行第二,那么我再继续压一压成本,提高下利润,岂不是可以用最少的人干到第一,那我还不平步青云,银行人都知道,提高利润最好的办法是干啥,就是压缩人力成本啊,员工又不是客户,少了他钱还能投诉你不成?所以这就是老二的可悲之处,永远做一个追赶者,拼尽全力产出,做得比别人都好,吃的苦比别人都多,但是得到的却不如人家多,反而不如农行交行这类,索性无欲无求,闷声发大财。当然有的人会拿出网上的银行员工人均收入来说事儿,只能说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那个数据就是看看而已,完全当不了准,你以为那么多外包公司的人力费用哪里出的,那么多培训出差的费用哪里来的?这些都叫人力费用,所以人均收入跟实际收入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第四点:员工福利

这个真的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同一个行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甚至同一区域不同的一把手给员工的福利待遇都不完全一样。单纯的用建行工行来比较毫无意义,如果真要了解,找当地的建行工行员工打听一下就OK。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银行福利一年不如一年,别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得不偿失。

最后讲个故事吧,有一次和工行以及建行的友人一起吃饭,工行友人说自己母亲来柜台上存了10万块钱帮他完成任务,自己亲手经办的心里不好受。建行友人说,哦,你居然还能给自己母亲存钱,我自己用手机银行给自己母亲转过3万块钱,被合规检查的人叫去警告了半天,写了说明才了事。这就是很多人鼓吹的建行风控好,反过来就是更加不近人情,所以,你能做一个毫无感情的机器么?

我是老杨,20年银行老兵。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留言交流。

我是工行的。客观地说你选择不要选择国有大行,如果非得在工行建行中选择,那么选建行吧。

如果应聘的是总行,这两家国有银行差别不大。如果应聘的是分、支行,那就要看这两家省行在当地的口碑、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如何,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差,员工的绩效就会低,在当地口碑不好,招聘时就没有吸引力,员工队伍素质就不会很高,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请问下在银行工作的前辈,应届生在建行和工行如何选择?我建议选择工行,理由:

一、前途

选择工行发展前途较大,工行是老行,人员多,且年龄老化严重,工行的基层行,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年龄大的员工,且有部分老员工在领导岗位上,他们因为年龄的原因,将会陆速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时,就是年轻人的机会,年轻人会被选拔补充。工行年轻人少,被选拔机会大,只要你够努力,有业绩,有能力,很容易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仕途发展好。选择工行有前途。

二、竞争

建行和工行都是国有银行,待遇相差无几,建行员工较工行员工年轻化,建行年轻员工的岗位竞争、职位竞争压力都大于工行,工行员工偏老龄化,很多岗位、职位上都是老年人,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们很快要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选拔年轻人来担当,这样,年轻人就有了竞争机会,加之,工行年轻人少,竞争机会大,对年轻人有利。选择工行,竞争小。

总之,建行和工行,不论选择哪个行都好,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都差不多,选择主要看自己,看自己需要什么,是工作,还是发展,想发展,选择工行更有利。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本身银行系统,工行建行都有认识的,我个人觉得工行好一点。如果你在基层的话,银行真不是个好选择。如果你学校一般,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当我没说,好歹属于国有企业,每个月工资目前还是有保证的。

我家三口人在三个银行,两个国有银行一个股份制银行,要说那个行更好,我认为各有优势,不能光听名气 ,一般是同一个银行因为地区,人员等存在差异,效益,工作氛围,人员素质等不一样,而且现在银行都不好干,去哪其实都一样

上外的英语系听说好像很容易找到高薪的工作,金融系就不知道了。一般来说,金融系毕业可以去这些地方,

一是银行,银行需要参加银行组织的入职考试,通过了还有复试面试等,和考公务员差不多。进银行大部分是做柜员,柜员就是帮客户办理存款取款业务等。少部分能进到信贷部,就是负责放款给企业或个人。信贷部比较吃香,因为企业想贷款通常会送礼给信贷部,进信贷部有油水可以捞。但是进信贷部不容易进,除了有能力,通常还要有关系,这是不成文的规矩。目前想进银行的人特别多,愿意留在基层的人又特别少,所以造成各个银行高层人满为患,基层缺少职员的局面。大部分银行现在处理办法是:要求自己的职工入职后必须从“大堂经理”(就是负责在银行大厅咨询、问路、接待、保持卫生等工作)干起,干满一段时间(如半年)再分配到各个部门。因为很多职工都想留在城市中心,不愿意调到郊区,又造成各银行的市区内的营业所人满为患,而郊区和边缘县城的营业所人手不足。现在就算进银行做柜员,一般也是被分到郊县想留在市区的话,需要上面有人。

前途:在银行工作,前途不是很大,不要妄想成为总行行长,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一个标准的男性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是:23岁毕业,进银行做大堂经理,半年后成为柜员(开始接触现金),24岁成综合柜员(办理的业务多了),大约做柜员做3年得样子,碰到上级的管理者退休或者发生了车祸,就提拔成主任(类似于车间组长)管理刚进银行的那些菜鸟们。然后干3年,升一级,职称在升,但是权力不会升多少。当有35岁得样子能混个营业所的二把手,40岁得样子能混个营业所的一把手,俗称“所长”。然后要是会做人走关系,45岁的样子混个区域行的支行行长做,然后就基本上没上升的空间了。如果不会做人,40岁混不到个所长,基本上就升不上去了,再混几年准备退休吧。那些什么省行行长、重要城市的分行支行行长,基本上是没机会的。

总体来说,银行工作比较稳定的,适合喜欢稳定的人。而且社会地位不错,男的女的都不愁找不到对象。开始收入很低,等职位高了,钱就多了。社会福利待遇很不错。金融系想进银行面临的竞争专业是经济系 市场营销 统计系 英语系等。

其二,进证券公司(还有基金公司、期货公司),这是目前大部分金融系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进证券公司做的基本上是业务工作。就是客户经理,拉客户开户炒股、炒基金、股指期货等。底薪很低,但是碰上牛市,佣金会非常多。(碰上熊市可能要饿肚子)。进证券公司还可以做投资银行业务,但是基本上金融系的毕业生做不了投行业务,因为缺少会计知识,证券公司一般招会计系 财务管理系毕业 且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做投行业务。在证券公司内部,做客户经理的职工会比做投行业务的职工矮一等。通常证券公司也不会着重培养客户经理职工,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让竞争法则(适者生存)说了算。客户经理和证券公司签署了劳务合同,但是在证券公司内部的体制里面,客户经理并不是其员工,他们好像存在一个叫“编制”的概念,“有编制”才是“自己人”,普通的客户经理是“没有编制”的,只有升了销售主管才“有编制”。“没编制”和“有编制”这两类员工的待遇差别非常大,一般“没编制”的客户经理(以及证券经纪人等)每个月的底薪只有1000左右(少得的800,多的1400,看城市而定),其他的全靠客户交易的佣金,而“有编制”的员工(销售主任、区域经理什么的),底薪会是5000元以上(看城市而定)。做投行业务的职工,一进去就是“有编制的”,做客户经理的员工,一般需要一两年才能“有编制”。

前途:证券公司的晋升比较快,因为淘汰率很高,等别得人都干不下去,走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你,而且入行时间比新员工长,你就晋升了。可以升片区经理,销售主任等,也可以混久了有炒股经验了,成为证券分析师。一般来说,只要能在这个行业混下去,30岁左右就能混的很不错。

总体来说,证券公司入门条件比较低,不一定需要金融系毕业,也不需要有较深的专业底子,基本上有个高中学历就能进去混,需要交际广泛,多认识大老板,认识人多,开户交易的人越多,钱就多。

其三、各种投资公司

这种投资公司通常标榜自己是和大型金融集团(比如英皇金融集团)或者和大型交易所(比如天津稀有金属交易所)合作,打着大型交易所 大型金融集团的牌子运营,标榜自己是它们得代理商,合作商什么的,想对自己的员工和投资者暗示强调“我就是大型金融集团,我就是大型交易所,我非常有信誉,请相信我,拿钱来开户吧!”实际上,这类公司都只是些代理开户的小公司,他们和交易所或大财团通常只是代理与被代理关系。他们的业务主要是代理黄金(伦敦金、东京金、香港金等)、外汇(美元、英镑、日元)、稀金(稀有金属,铟)等,让有闲钱的人去开户炒(最低开户金额是5000美金的样子),他们赚佣金。这三类投资品种和期货差不多,可以做多头和空头,比股票灵活,风险也大点。

现在这类小公司还提供“私募基金”,就是投资一大笔钱(通常是30万人民币以上),然后交给专业的人事帮你炒股,赚了钱和你分成,亏了他们提供一个最低保障(就是保证你最多亏多少,亏多了的部分由投资公司帮你承担)。此行业和证券差不多,进去也是做客户经理,拉人开户,赚佣金。

前途:此行业基本上不提供底薪(有的公司提供“生活补助”一类的准底薪),拉到客户才有钱,拉不到就饿肚子。因为基本上都是些小公司,上升倒是说快,但是上升空间很小。最好的模式是干几年,然后自己有底子,自己开个投资公司。

最后是保险行业。金融系毕业了进保险行业的人很少,就算进去了,多半也是做保险代理人,俗称“卖保险的”。能进入到保险公司内部的人很少,因为他们内部不是很需要金融科班出生,而是需要行政管理、档案管理什么的。

保险公司有个“精算部”,就是通过概率论的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等估计种群数量的自然演变,进这个部门需要考“注册精算师”,能考这个证书的人不多,都是数学学得非常好的人,而且考它的成本也非常大,如果考上了,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一年少说也是7位数。精算师与前面提到的注册会计师比,后者基本上可以叫小菜一碟。一般考精算师的人都是30-40岁,头发稀少。本科毕业就通过精算师考试的人,我从来没碰到过,所以,应届毕业生是基本上进不了这个部门的。

前途:如果去卖保险,头一年的收入会很低,但坚持得越久,收入就越高。保险这一行有两条路,一是卖保险(主要是卖寿险和车险),二是发展人力,就是你的下属需要你都去招。等你发展了几个下属后,你就升为“主任”,然后你的下属再招他(她)的下属,一级一级地发展下去。保险行业晋升速度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能力越强升的越快。有业务员-主任-高级主任-资深主任-部门经理-高级经理-总监等。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怎么升,始终还是卖保险的,与保险公司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总体来说,保险这行很锻炼人,特别是锻炼人的胆子和嘴巴皮子(表达能力),可以试试。门槛很低,基本上是人都能去,他们往往来者不拒。社会认同度不高。

以上是几个主要的金融行业,其实,金融系毕业不一定要进金融行业,别的行业都可以。感觉金融行业大部分工作不应该由金融系的人来做,而应该由市场营销系的人来做,大部分感觉都是搞销售、卖东西。现在各个院校的专业很多,但是课程安排都差不多,金融系也学市场营销的课程,会计系也学国际贸易,而工商管理系也开设了投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