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应届生傻眼了(对大学毕业生而言)

[db:Intro]...

不知不觉大学毕业接近十年了,跳槽两次,所有三份工作均在外企。近日在首页闲逛,看到了这篇 《应届毕业生,你还想挤破脑袋去世界500强外企吗 ?》,我几乎从来不看职场鸡汤类的文章,当时不小心地点了进去,结果刚看完第一段,就傻眼了。

原文写到,一位爱学习的女白领失业了,幸好她还有技能傍身,得以转行。然后,作者笔锋一转:

看到这里,我开始有如鲠在喉的感觉,于是认真地通读了全文,不吐不快的感觉更为强烈。这篇文章点击量已经超过了两万,相信其中包括了很多大学生读者。我希望我以下的这篇文章, 能够补充一些同学们在前文中所看不到的东西,以便你能在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之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

作者在第一段后的若干引用里,描述了各大IT外企的裁员,并点出了裁员的可怕:“ 突如其来的裁员如同一颗颗炸弹抛向了无辜的员工。 ”

裁员对外企员工而言,真的这么可怕吗?

对于这类为读者提供倾向性参考意见的文章,在分析和讨论问题时,我有几个建议。第一: 引用事例时应该完整,而不该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原作者提到了IT企业的裁员例子,却没有提及后续的事情,我来整理给大家看:

① 2015年7月,微软启动史上最大规模裁员计划后,有90%原诺基亚中国员工将要被裁。然后呢?

② 2015年10月,由于财政吃紧,黑莓决定裁汰40%的员工。然后呢?

③ 2015年3月,雅虎北研关闭,裁员约300人。然后呢?发生了著名的“雅虎抢人事件”:

其它许多类似的事件,我不一一列举了。 裁员这件事情,不管是外企或其它企业,都会发生。 可在其它企业裁员的时候,我似乎从没有看到过有这么多下家来抢人的情景。当然,以上事例并非说明在外企被裁员的员工们都能马上找到好工作,但至少说明一点: 外企的裁员,远没有那么可怕。

继续讲分析和讨论问题时的第二个建议: 引用事例时应该避免特例,特例不具有普遍性。

原文中有哪些特例呢?比如说:“ 有些人,外企做了几十年的螺丝钉,却没有一技之长。”

我在不同的外企工作,打过交道的同事少说也有几百人。确实见过一些做了几十年的螺丝钉, 但从未见过没有一技之长的。 这些几十年如一日工作在同样岗位的老外员工们,无一例外都成了各自岗位上的资深专家。他们是你在不同领域需要答疑解惑时最好的帮助对象。之所以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几十年,并非因为辞职之后找不到工作,而只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并不像我们所鼓吹的“成功学”那般狭隘, 人生的追求,除了升官发财和所谓的“出人头地”之外,还有家庭、自由和爱好。

第三个建议: 在下对读者有倾向性影响的结论时,不要太轻率。 比如这一句:“(外企)工作范围小,挑战小,你的成长自然也会缓慢。”我不太清楚是从哪些事实或逻辑推出的这个结论,事例、样本数量、参照物等等。其实看到这句话时,我心中有小小的怀疑,作者是否真的在外企工作过。就工作范围和挑战的平均水平而言,对比创业型公司,当然会小很多;对比民企,因岗位而异,大约在伯仲之间;而对比公务员和国企,则是有优势的。以我在第一家外企(很巧,和原文一样,也是500强行业排名前十)的经历为例,我和我身边的同事们,在入职第二年,就纷纷担任独立的项目经理职位,同时管理部门的若干个项目,且逐渐开始带领团队。工作三四年时,便以成为各自部门中的主力,并有一定的职务,同时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有明确的计划。原文中所写的“在外企,升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也许,你会一直做着初级的工作。”确定这说的不是国企或公务员?如果说是外企,恕我孤陋寡闻,不知从何谈起。

当然我并不排除有外企员工确实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丢了就找不到饭碗的。但这样的员工, 我敢说不管去的是什么其它类型的公司,结局都是一样的。外企,在其成长为这种模样的过程中,并未提供特别的额外助力。

原文中的其它观点,我不再一一辩驳。毕竟此文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展示我们(可能是因为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不同的东西而已。

谈谈“安全感”这个随处可见的词吧。外企是否会让员工没有安全感?说到这个问题,很容易联想到另一个著名的问题:“我选这种类型的男(女)朋友,会不会没有安全感?”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吧。 有没有安全感,并不是看对方是什么类型,而是看你自己;没有人可以给你实际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我们把安全感狭隘地定义为“永远不会失去这份工作”的话,公务员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但这份安全感的承诺是双向的,你的工作不会抛弃你,可是你也无法抛弃这份工作。一方面,这是一个“铁饭碗”,但是,它同时也是一个“铁牢笼”。你进去了,很安全,很稳定,可是,你也出不来,或者说,出来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当然,我并非认为铁饭碗不好,选择这份工作,也就是选择这类生活方式, 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只是,我们需要承担这个选择的后果而已,无论正面,还是负面。

“安全感”是不必这么狭隘的。其实我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在失业期的工资断档而已,对吗?如果我们能确保,在可能失业的时候,有把握尽快在几个月内找到新的工作,这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更为灵活,更少束缚的“铁饭碗”呢?毕竟, 找工作不是选结婚对象,并不是要从一而终的呀。

我的一位好友,就曾经面对过因为外企公司在华战略调整而导致突然失业的囧境,可是他过得一点也不囧。平时所积累的人脉,过往工作的表现,让他有信心不慌不忙地找工作。结果,仅仅两个月不到,他就找到了一份比原来更好的工作,而那会儿,原公司发的相当于好几个月工资的离职大礼包,才花掉很小的一部分呢。

我有绝对的把握说,以上事例,虽不适用于大多数外企员工,但也绝非个例。 这样“不安全”的外企工作,你怕了吗?

再提一句原文中的话吧: “在不确定的时代,靠公司,不如靠自己,唯有提升自己才是最保险的。” 说的非常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好观点,没有必要建立在对外企一顿莫名踩踏的基础上吧?

的确,外企作为工作机会的选择之一,其吸引力已大不如前。首当其冲的是工资待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个很好的例子。十几年前,这四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是碾压国企和民企的,我的大学在全国排名前十,当年想请这四家来开宣讲招聘会,努力了数年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请到了,感觉像是天大的恩赐似的。可是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房价都不知道涨了几倍了,可四大的工资,还是原来的那个水平,仅仅做了小幅度的微调,甚至无法赶上历年的CPI涨幅。其它的外企也是类似的情况,当年羡煞旁人的薪酬,今天已泯然众人。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薪酬竞争力已大幅下降,但现在大学生就业,就平均工资而言,外企还是有竞争力的。而且一般四金齐全,税费合法,基本很难遇到拖欠工资、违反劳动法之类的奇葩事件。

外企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待的时间久了,习惯了标准化的流程,习惯了同事间相互尊重的氛围,习惯了电话会议、英文邮件等外企惯例,如果你想跳槽到民企或国企,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即使是很多外企的高管,也难以避免。当然,面对这个问题,你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像我一样,在各个外企之间辗转;二是重塑自我,重新开始,以更大的激动和勇气,坦然面对新的类型的公司的挑战。

原文中最后几段的诸多观点,我都是同意的。比如在做工作选择时,行业、职位和平台要综合考虑。类似的观点,我不再赘述。

最后想说的是, 任何工作都只是一个选择,人生并非只有这一次选择机会。 在选择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谋定而后动;在选择后,全身心地沉浸下去,获得最大的收获,也同时做好改变的准备。

所谓“外企”、“国企”和“民企”,仅仅是一个标签而已。 让我们撕掉标签,扪心自问,我们在做选择时,真正在意的是什么。 共勉。

应届生走社招吃亏。

企业对于校招的应届生基本都是按照管理干部来培养的,给予的培训资源是社招根本没有的。校招进来,很多公司都开设什么精英班,精干班之类的,还会找优秀员工一对一指导。社招进来,基本都是没有这些的,顶多是安排一个比你先进去一年左右的前辈给你指导一下。

校招的优势

毕业生选择校招的优势很明显,因此有方向的大学生就会在春秋招之前,早早准备好简历和相关的能力证书,校招一开始就会面试心仪的岗位,但也有一些毕业生会错过校招的机会。

错过机会的大学生有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心理准备,在毕业期是比较迷茫,就会在纠结中错过校招,然后在不得不走社招时胡乱投递简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因为如果错过校招,就意味着学生要比别人更具有经验和能力,才能拿到一个基层的位置。而走到基层岗位之后,又要付出比校招生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才能成功晋升。

而有的学生在社招中没有对入职公司充分调查或者不走运,摊上一个坑人的公司,那毕业后的前景就更糟糕了,有可能干了几年没有收获,再求职时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