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鸿。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易航
从作家到编剧,从教师到媒体人,祖籍江门开平的荷兰华人、荷兰一网主编黄锦鸿一直在跟文字“打交道”。黄锦鸿自谦道:“偶尔看看自己写的文字,会感到快乐,产生愉悦的美学之感,姑且叫‘敝帚自珍’吧。”
岁月流转,黄锦鸿已步入古稀之年,他生活在中国与荷兰的时间“平分秋色”。他在荷兰创办了华文新媒体——荷兰一网,为西欧华人群体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同时也为中荷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长期以来,黄锦鸿致力于用粤语维护荷兰华人权益、反映侨情、促进当地华人更好地融入荷兰社会。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跨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接着江门与世界,传递着华人的声音和情感。
“家乡没有忘记我这个游子”
“在荷兰生活了34年,每次回到家乡我都感到格外亲切。”黄锦鸿感叹,在国内多数时候都是如沐春风。
“这条‘鱼’能吃几十年,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家乡没有忘记我这个游子。”黄锦鸿所称的“鱼”,是其早年参与创作的中篇小说《雅马哈鱼档》,后被拍成同名电影。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黄锦鸿有着那个时代文人独特的傲骨。毕业后,他在广州某大学中文系任教,闲暇之余记录彼时的市井风貌,创作小说讲述当时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南国风情。“我是市井小民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阶层,生活就是我创作的素材。”黄锦鸿说。
1984年,《雅马哈鱼档》被改编成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几位待业青年靠自谋职业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更美好生活的故事。影片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第一届表演艺术学会奖金凤凰奖,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之作”。这些成就让作为编剧的黄锦鸿名声大噪。“那时年轻气盛,创作力迸发,写了很多剧本、小说和报告文学,多数以个体户为题材,两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黄锦鸿说。
多年来,《雅马哈鱼档》一直被媒体提及,尤其是在多个庆祝改革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这让黄锦鸿倍感欣慰。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开放,《雅马哈鱼档》被该馆收藏为永久放映作品。黄锦鸿重温了自己30余年前创作的作品,无不感叹这条以小见大的“鱼”,折射出中国当下蓬勃的发展生机。“一切那么近,又那么远。我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过程,并将这些告诉世人。”黄锦鸿说。
以华文媒体凝聚侨心侨力
电影成名后,正是春风得意的黄锦鸿,并未满足当时的状态。生活的一成不变和按部就班,让不愿安于现状的黄锦鸿有些不自在。“作为作家,我要寻找一种新的动力,用时髦的话说,叫‘换一种活法’。”黄锦鸿说。
1990年10月,他申请出国,远赴9000公里外的荷兰,然而刚背井离乡便被现实当头一棒。“原先想看看大千世界就走,到荷兰后却陷入与生存环境的搏斗。在祖国获得的一切都没有了,人们不认识你,甚至当时这里关于祖国的消息也十分匮乏。”黄锦鸿回忆道。
怎么办?从自己最拿手的文字工作做起。1994年,他应聘进入荷兰国家广播组织NPS的一个华语节目组“荷华传真”,那里可以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歌曲盒带、唱片。
据了解,“荷华传真”创办于1985年,在荷兰华人群体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收听率,是当地华人了解主流社会的重要渠道。“荷华传真”把荷兰政府各部门收集来的实用信息,介绍给华人听众,如“新医疗保险法例”“税局担负多项津贴的发放”“有关佩戴汽车安全带的新规定”等,并且在这些节目播出后,再将节目内容放到网站上,供当地侨胞随时查询。黄锦鸿介绍,“荷华传真”华语广播以粤语为播出语言,荷兰当地约10万华人中,有大半来自香港和广东,听得懂广东话的华人占很大比例。
不幸的是,2003年,“荷华传真”经历了一次削减,从工作日每天半小时的广播,减至星期六的45分钟。2008年,荷兰政府因特殊原因取消了少数族裔母语广播,“荷华传真”也被殃及,就此落下帷幕。
此后,黄锦鸿担任《星岛日报》欧洲版驻荷比卢(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地区)记者,担任当地华人媒体《中荷商报》主编,同时向其他华文媒体供稿。
黄锦鸿退休后,继续编织着文字的网,并以此为乐。2015年,他和荷兰青年华裔一起创办了新媒体“荷兰一网”,继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新闻战线,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近年来,黄锦鸿经常受邀参加中国各城市的“海外媒体看中国”采风活动,为世界观察中国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窗口。对华文媒体发展,他建议,作为侨界三宝(侨社、侨校和侨报)之一,中国侨务部门要大力支持华文媒体发展,同时华文媒体也要注重外宣技巧,发挥华文媒体凝聚侨心侨力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