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方文化交织融合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在坚持民族寻根的基础上接受西方绘画文化与色彩思维的洗礼,不断尝试在色彩上创新。希望绘画色彩以光学原理为依据,尤其是印象派以色彩捕捉瞬息万变的现象,打破了中国工笔花鸟画设色的桎梏,使得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逐渐步入绚烂多彩的时期。
以画家刘奎龄为例,其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但在色彩渲染上注重明暗对比,适度融入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采用没骨的方式画花卉,并注重画面色彩的层次感、空间立体感。此种中西合璧的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使得大块色彩营造氛围、细节色彩勾勒立体形象,并使得画面色彩清透靓丽。
结束语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丰富多样,既有对传统色彩美学的发扬,对自然色彩的提炼,又有对西方绘画色彩理念的借鉴与创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画家们坚持民族寻根,挖掘传统工笔画色彩之精髓,也依靠于广大画家们的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对设色与色彩搭配大胆突破、不断尝试,逐渐突破传统设色之桎梏,探寻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色彩艺术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审美情趣分析》)
参考文献
[1]徐正。《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语言探析》[J].牡丹,2019(29):60-61。
[2]田晓苗。《谈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J].美术大观,2014(10):42。
摘要:工笔花鸟画以自然界的木、草、禽鸟、走兽等为表现对象,以严谨精致著称,注重打造栩栩如生、精致动人的艺术效果。但与西方的写实主义不同,工笔花鸟画在“应物象形”的同时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及体现,可谓“心灵的篇章”“视觉的音乐”。基于此,文章从美学角度出发,分析中国花鸟工笔画的意境、线条、色彩及构图,以此体现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创作审美情趣。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创作;审美情趣
工笔花鸟画在用笔上讲求严谨精致、工整细腻,结构塑造、色彩晕染均富有极强的装饰性。在描绘花鸟的过程中通过白描造型、勾勒填彩,再采用接染、撞水等绘画技法,将寻常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工笔花鸟画表现的对象,虽然不如水墨画、山水画一般气势磅礴、壮丽广阔,但别具情致,见微知著,善于汲取禽鸟、走兽、草木之风骨与特征,追求将内心感受、思想观念及精神等渗透至画面之中,将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诉诸画面,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创作工笔花鸟画时,如何把握好技巧技法,如何建立自己的审美情趣,是值得深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现在时间是2024年12月5日19时56分52秒,这是《水淼·多功能批量排版》试用版本处理的文章。3vW9D5L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