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普 正文

应届生去中公(应届生去中公)

[db:Intro]...

有一次跟着主任见客户,主任出门接电话时,客户和我闲聊,聊了一会儿他突然问:“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最讨厌被人问工资,含糊过去了,可心里别扭很久。

这位客户,小学学历,但是住别墅,开迈巴赫,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妥妥的成功人士。我呢,研究生刚毕业不到半年,律所的实习律师,月薪两千。

可怜到自己都觉得说不出口。我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目的问我的薪资,但着实很膈应人。

人口普查那会儿,去居委会做登记,一个社工**姐听说我是律师,羡慕的双眼放光。我脸上笑着,心里却涩涩的,她不知道的是,律师不是都收入高,比如实习律师,就是连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的群体。

就是因为收入低到简直没有尊严,我们班五十来人,研究生毕业去当律师的十个指头都能数过来。行业现状就是如此,圈外人看着光鲜,实则是一枚苦果。

当然了,总有给的多的律所,比如红圈所之类,但进去的难度大,进去之后的工作强度也更大。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想要光鲜亮丽悠悠闲闲还挣得多,哪有那么好的事。

毕业前的就业沟通,辅导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女生啊要是对工作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找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得了,公务员高校或者企业法务,哪个都比律所强。律所一个月两千五都算高的,怎么过啊。

那时我想,确实过不了。于是整个研三,不是在投简历就是在准备考试。法务或者银行都不错,反正不能去律所。哦对了,我甚至还投了中公教育的讲师。

但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这个坑呢?

作为一个大龄、已婚、未育的应届生,每次面试都会被问:你生育了吗?

第一次面公证处折在这儿了,后面长了教训,诚恳地表决心会以工作为主。但显然没什么用。

银行被刷那天,在家嗷嗷哭了好几场。正巧那个时候,家附近这家小律所递出了橄榄枝。挣得少点也比家待着强吧,抱着这样的心态,月薪两千的实习律师上岗了。

可是工作不可能总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时间一长越发觉得两千块钱月薪的心酸。不敢下馆子,平时上班尽量自己带饭,能不叫外卖就不叫外卖,偶尔赶上出外勤不能带饭,点外卖一单也绝不会超过二十。能不买新衣服就不买,现在办公室里开了暖风也冷,主任媳妇说让我买个坎肩穿,我嘴上答应着,回头翻出来一件本科时的小棉袄,开心地想也能对付一冬。

就算挣得再少,也不能月光。

但是每次买东西都等着打折、买什么都要算计半天价格的感觉十分难受。有人会说一年实习期很快的,等执业了你就挣得多了。呵呵,总觉得对未来利益的许诺就像是无良老板的画饼。虽说执业之后收入可以改观,但收入和付出能否成正比,总是一件存疑的事。

对我而言,不确定的事,就无法抱有希望。

但是这些话没有办法对谁说,不想告诉闺蜜,怕她们可怜我;不想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我。

当然了,就算再怎么发牢骚,再怎么苦涩,再怎么愁肠百结,我也不会轻易放弃的。毕竟,贴着已婚未育这个标签,找工作实在太难太难了。

就当这里是一个可以倾诉的树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