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吸取俄乌实战经验,中国坦克再次升级,瘫痪无人机后火力摧毁
近日,升级版VT-4A1型主战坦克的图片在网络上曝光,最引人瞩目的自然要属其车顶上可看到3支干扰天线,还有貌似像自动炮台的主动防护系统。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甚至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制胜利器,携带了爆炸物的无人机,它就像一位伺机而动的“空中刺客”,可在目标区域较长时间巡弋盘旋,一旦发现目标,便立即俯冲而下,一剑封喉。
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无人机综合采用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以及图像匹配等多种导航方式。这使得它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即便失去卫星信号或受到干扰,也能准确飞向目标。其次是通信技术。与早期“发射后不管”的模式不同,而且,无人机发射后多由后方操作人员控制。高效的通信链路可以确保巡飞弹与后方控制站之间的数据稳定传输。操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巡飞弹的运行状态和目标区域情况,并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下达或更新指令,控制巡飞弹对目标攻击的时间、方向和角度。此外,先进的动力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也显著增强了巡飞弹的续航能力以及对战场目标的发现、识别和跟踪能力。
坦克就是最大的受害者,无人机往往能从防护能力薄弱的顶部、侧装甲、发动机舱室等发动攻击,让装甲类目标丧失作战能力。
因此,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从豹2到挑战者2、从M1到T-90,一款款被誉为“不败神话”的主战坦克却在这场战争中相继被击毁。所以,我们现在不难发现,对于T-72B3这类第三代主战坦克而言,其实现在已经相对难以适应现代的战场了,毕竟像这类坦克的防御都是以被动式防御为主,这类坦克即便加装了主动防御系统,也仅仅只能做到对来袭的导弹或炮弹做出被动的应战反应。
为此,我军全面吸取教训,实际上,早在2022年,VT - 4A1亮相时,就已经加装了GL5型主动防御系统,不但能够拦截直接发射过来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而且还能够有效防御攻顶弹对坦克等战车的打击。
而在此基础上,再次亮相的VT - 4A1更是升级了反无人机设备,从外观上看,车顶上设有 3 支干扰天线,预计可以同时覆盖商用多旋翼无人机常用的三个控制频段。当穿越机靠近坦克时,VT - 4A1 就可以让其失去与操作手之间的联系,达到瘫痪无人机的目的。
不仅如此,VT - 4A1 也配备有 4 面小型相控阵雷达,能够探测 360 大范围的近距离威胁目标也就是说,VT-4A1可以在一定距离外就发现无人机的踪迹,从而立即对无人机进行软杀伤。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各国都知道了坦克在面对无人机时的薄弱之处,而作为外贸版本的VT - 4A1 主战坦克就展示出了中国防御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军工,还没有任何一家坦克生产企业拿出过靠谱的方案。这也充分证明一点:中国军工的科研生产实力,特别是应对新威胁的效率,远远超过任何国家,包括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等坦克生产强国。
而且,我们从这也可以知道一点,那就是既然作为外贸版本的VT - 4A1 主战坦克都装备了反无人机系统,那么我解放军装备的反无人机系统只会更加先进。
要知道,在我国广袤的陆地边境线上,有着约 2.2 万千米的漫长距离,这里与 14 个国家相邻,形成了复杂而重要的地缘局势。在陆地作战领域,坦克一直被誉为 “陆战之王”,即便在现代高科技战争环境下,其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尤其是在中印边境这一局势微妙的区域,中国装备坦克的改造更是迫在眉睫。
从 2022 年开始,印军采取了一系列军事部署行动,其中包括紧急采购多达 360 余架无人机,并将它们部署在中印边境周边地区。同时,印军还不断装备先进的 “长钉” 导弹和自研的无人机。这些军事装备的存在,对于我军部署在该地区的重型 99A 坦克和 15 式高原坦克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现代战争中,作战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装甲车辆仅仅依靠自身装甲来抗衡来袭弹药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
如今,战争的复杂性和武器装备的多样性要求装甲战车必须具备更高的战场生存能力。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战场挑战,加强坦克的软杀伤系统、硬杀伤系统以及综合防御系统变得至关重要。软杀伤系统可以干扰敌方的探测和制导系统,例如利用电子战设备对来袭的导弹或无人机实施干扰,使其迷失目标。硬杀伤系统则能够直接摧毁来袭的弹药,比如主动防御系统可以在敌方弹药接近时发射拦截弹将其击毁。综合防御系统则是将各种防御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网络,这样才能确保坦克在现代战争这种高强度、高技术对抗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