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学“千万工程”经验促富民增收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70号提案办理纪实

学“千万工程”经验促富民增收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70号提案办理纪实   文融媒记者 张绿漪   近年来,常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不断调整富民思路和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两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农民收入来源不够稳定,富民...

学“千万工程”经验促富民增收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70号提案办理纪实

  文融媒记者 张绿漪


  近年来,常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苏州市“三农”工作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不断调整富民思路和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两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农民收入来源不够稳定,富民增收压力较大。在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民革基层委主委查银华提出的《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促进我市富民增收的建议》被正式列为第170号提案。

  提案指出,富民增收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可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引导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搭建富民载体、投资富民项目,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形成典型案例积极推广宣传等多种举措,并结合常熟实际加以推广运用,以此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接到市政协关于提案办理的任务后,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精准发力,并按照苏州市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多措并举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助推富民增收工作向好发展。


  提案建议,要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引导要素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如“共富工坊”“创富工坊”等运作模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盘活存量资源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在深入推进利用农村零星用地开展归并移位工作过程中,注重引导各地探索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鼓励用闲置的宅基地优先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需求;支持村民通过自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住房,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多渠道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今年全市9个重点帮促村通过盘活村级土地资源、村级资产以及加速自身“造血”,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聚集发展动能,增加村级财力。截至目前,重点帮促村共投入2608万元,完成4个载体项目建设,预计年收益可达185万元。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备案工作指导,加强与资规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入市进展情况,目前共备案入市地块项目117宗,指导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净收益财务核算,明确净收益使用范围,加强财务指导。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实现交易“应进必进”,做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监测评价,督促使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已拟定《常熟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方案》初稿,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管理。截至目前,省平台成交项目已达10953笔,成交总金额达11.74亿元。

  提案还指出,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发挥功能多元优势,围绕苏州市推进的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以富民增收协同为路径,统筹集聚资产资源,共同搭建富民载体、投资富民项目,做大做强片区化发展。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以“常熟市百万收入家庭农场”培育为抓手,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荐苏州湖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荐常熟市种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苏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市农业农村局持续做好“常熟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核心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从全市优秀稻米生产主体中遴选“虞盛”“坞坵”“勤川”“虞美润”等8家稻米生产经营主体为2024年“常熟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单位,打造核心生产基地4800多亩,通过地标的优化管理形成品牌合力,提高种粮农户的收入。

  提案建议,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利用特色品牌的优势,鼓励镇村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强主导产业,并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促进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推荐工作,全年共推荐休闲农业精品线路7条、苏州市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截至目前,本市休闲农业产业接待规模达1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6亿元,预计全年接待规模可达1500万人次,综合收入可达10亿元。

  市政协副主席邓国华表示,市农业农村局的专题通报紧扣提案主旨,聚焦常熟富民增收发展现状,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找准具体、实在的着力点,展示了前期提案办理取得的良好成效,并对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明确了新举措。下阶段,市政协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和完善提案办理的新方式,加强与提案承办部门的联系互动,健全提案办理督查和成果反馈机制,努力使提案办理出实效、转化出硕果,持续优化农民就业创业环境,夯实乡村富民产业根基,完善改革富民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