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秋,就到了“金九银十”的秋招,中国也正迎来新一轮海归大潮。那海归的就业情况怎么样?下面就来说说现在海归的就业的优势和劣势。
近日,《2017海归人才就业创业报告》报告显示,互联网科技行业已成海归就业首选,海归创业集中于教育培训、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领域。海归创业呈现年轻化,近七成创业者在30岁以下,海归应届生首份工作的平均实际薪酬为7306元。
日前再次出现有关“留学生归国就业受挫”的热议。据相关报道,在采访多位留学生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留学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受访者都表现出巨大的心理落差”。
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回国人员总数43.25万人,80%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留学人员输出国。
资深HR分析海龟的优势和劣势,基本认同一致
优势:
海归思维更创新,会有一些新点子,让人眼前一亮;
语言有优势,更利于沟通、交流;更主动,有疑问会主动找人探讨。
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总在经过多轮面试后,录用了一名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他说:“公司头脑风暴时,这名员工的点子层出不穷,非常活,懂创新。”
不过,海归的劣势也很明显:
自我评价太高,绝大多数人对起薪的要求是月薪1万元以上;
稳定性太低,忠诚度太低,一家银行给海归发出10份offer,仅半数能顺利签约,流失率非常大;
和国内脱节,比如会计等专业,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学了难以致用;
不重视细节,在同事都穿正装的情况下,有人会穿着短裤、人字拖来上班。
找准自身定位,比争论“留学值不值”更重要
花钱去海外留学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从个人的角度看,才能得到精准的答案。
如今,出国留学的门槛降低,留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在庞大的留学生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一批人:
他们财力惊人、不务正业、逃避课业、考试作弊等,这批人的出现也使得这些标签不自觉地被套用在了全体留学生的身上,这使得人们的刻板印象也在形成,留学生群体被不同程度地标签化了。
留学与就业的问题应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好选择那些与其留学背景匹配的工作。
有艺术类专业的留学生从俄罗斯学成归国后,总想以硕士身份与国内博士一起竞争高校教职,结果“丝毫没有优势”。放着留学群体对口的外企、创业等领域不去,非要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竞争,遇到挫折也就在所难免了。
海归薪水达不到他们的预期,因为预期本身就是错的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相较于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收入,认为高于期望的海归仅为1%,3成海归认为基本符合期望工资,近7成海归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
对于年轻人来说,与其耽于“留学到底值不值”的争论之中,不如认清现实环境,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路,为自己而留学!
最后,我预祝各位正在辛苦奔波的海归们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海归求职具体内容如下:
1.有明确的求职方向
确定好你想去的城市、行业和具体岗位等。在城市的选择上,如果想进入外企或者大厂,肯定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机会更高,薪酬更多一些;但如果是想回国创业,也可以选择杭州、武汉、成都、郑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发展空间更大,创业政策更优惠。
关于行业和岗位的选择上除了要考虑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考虑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自己的上升空间,也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有所联系的其它行业,还有自己喜欢的行业。
2.分析自己的优劣势
首先是语言优势,现在企业通常对于员工的英语能力期望值也挺高,而海归留学生在这方面就具有天然优势;其次还有学历优势,海归留学生求职不用受地域和“双非”限制,选择面更广泛。
当然留学生回国工作也有一定劣势,就是对于国内的招聘信息掌握不及时,无法参加国内大厂的实习等,因此海归留学生们要尽量发挥优势、补足劣势,才能在回国的求职道路上更顺利一些。
3.明确自己的届次
在校招中,届次非常重要,企业往往会严格要求同学们的毕业时间,在发布招聘信息时都会有明确的要求,大家在投递简历时一定要看清自己的毕业时间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4.校招一定要参加
在校招上留学生既能参加国外的校招,也能参加国内的校招。很多大厂为了更早的争取到优秀留学生,都设有海外留学生专场招聘会。
5.了解招聘渠道
内推、校招、企业公众号及官网、国内常见的招聘平台,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都有大量的招聘信息。海归留学生可以提前关注,及时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