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应届生书生气(书卷气 ·)

[db:Intro]...

前文谈过书卷气。有人说,书卷气就是书生气——但它不是。书生二字,在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和语境中,似乎不太招待见。俗语“百无一用是书生”广为流传,可作佐证。如果人们说某人是“书生”,通常说的是这样的人:读死书、只信书的人,轻狂偏执、意气用事的人,教条死板、不懂变通的人,沉溺于臆构的理想王国、脱节于真实的客观世界的人。须知,理想诚可贵,信念价亦高,脱离了现实,往往是徒劳。“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美好,这个世界也不是那么的美好!”从这个角度说,“书生气”实不足取。而书卷气,少了“书生”的轻狂,多了一许修养;少了“书生”的妄动,多了一份理性;少了“书生”的死板,多了一点灵通;少了“书生”虚空的设想,多了一些做实的智慧。无论日常交往,还是做人做事,这都是“正道”。

能力强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胜任工作和把工作干好有时候是两回事。胜任工作是面,干好工作是点。

在社会高度分工的今天,大多数的人集中精力,把一个点的工作做好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胜任。

那什么是胜任呢?

胜任就是具备了工作能力,同时心智也要跟着成熟。否则无端多余的动作常常被职场老鸟看作是书生气太重。

第一种生气书,乱提建议。

这种人能力强,工作上有了点业绩,便寻求能力上的扩大化。能力强的人学习力一般很好,在道听途说了一些MBA或书本上的知识以后,便向上级提建议,甚至有的是战略性的大建议,笔者以前也是种人,好像语不惊人死不休。

网上这样的故事很多,像北大高材生刚进华为,洋洋洒洒,向任正非大谈华为战略,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还有,马云也曾说,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但你在阿里工作三年后,你讲的话我一定洗耳恭听。

再有,京东集团当年投资物流决策时,有人提反对意见,当时刘强东说:这位先生,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我请你来是把我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到位!如果有困难,你要想办法如何完成。

笔者并不是反对提建议,而是建议本身要多从角色责任出发,一个搞导弹的非要建议搞计划生育,任谁听了都感觉怪怪的。除非老板闲得没事,非要听听你的看法,而且是那种私底下的环境,你大可谈之一二。

为什么是一二呢?

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也就是立场不同,高度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谈及企业战略方面的看法时往往有相当的局限性,谈多了并不妥当。

小时候,总是嫌家里这不买那不买,生活质量不高,可老母亲说,你将来成家就知道了,现在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

第二种书生气,漠视团队

不把团队或其它部门的人当回事,凡事看业绩,更是特立独行的倡导从西方舶来的业绩第一文化。工作中唯我独尊,跟不上趟的人都是废物,完不成业绩的都是怂包。

虽然不常看不出来,但心里常常这么认为,这种看不起人的心态,在某种场合会不由自主地暴露出来。

看个小故事。

有一位政府的小官员老A,有一次很偶然依靠父母的关系帮了一家民企老板获得了一笔贷款。于是他便想借此机会到民企工作。

民企老板认为,一是想还了人情;二是看他贷款出了力,应该能力不错,给个机会也无妨,因此,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安排他去了一家营业利润不高,员工不过50人的企业当总经理。老A上任后,很快便开始大搞人事改革,张口闭口的说是要换人。

老板听到风声后,从本质上讲老板还是很支持他改革,不思进取的人换掉一批对促进企业发展也有好处,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老板便派出一位资深高管老B去协助他。

老A认为老板派老B来是监督他用权的,因此想给他个下马威,在给老B接风的酒席上,老B主动向老A敬酒。

这时老A突然借着酒劲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老B愕然?!还没等开口,老A便把自己如何帮老板获取贷款的功劳自夸了一遍,宴席不欢而散。

老A用人也有特点,他不看业绩不看能力,就看谁听话!不到一年的功夫企业经营利润大幅下降,老员工离职了三分之一,特别是在财务上还存在一些不清不楚的问题,老A自知理亏便主动辞职走人了。

老A的思维就是巨婴心智,在他的逻辑里,这个社会能搞到钱的人就是有能力,打工挣钱的都是下饭菜。

其实没有了团队你什么也不是。

第三种书生气,功高盖主

以前,我参加过一个销售会议,那次会议为了等一个人竟然延迟了近半个小时。我当时好奇的打听了一下,有同事说这人挺牛B的,是某个大区的销售经理,业绩连续两年第一了,越是重要会议,他越是迟到。

哦,原来如此。这就是有功之臣的作派。开会虽然晚到半小时,但给同事们留下了不守规矩的坏印象,好听点说是迟到,不好听的说就功高盖主翘尾巴。

清朝名臣年羹尧就是死在居功自傲不守规矩上的。史记年羹尧进京述职时,在赴京途中,他令直隶总督李维钧、陕西巡抚范时捷等跪道迎送。

到京城外时,来到郊外迎接的王公以下官员都要跪接,年羹尧坐在马上经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更有甚者,他在雍正皇帝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礼"。

这种人的表现,最初让人感觉不舒服,时间久了这种不舒服就会产生成见,没过多久,各种告状言论传到雍正皇帝耳朵里,成见演变成杀心,年羹尧的下场可想而知。

道家有句话叫: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说: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顺着人的本性完成功业,大家都感觉很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