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
2021年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14年,这一数字达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49万人。[1]?
202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874万人。[2]?
2021届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20年12月,教育部宣布推出“组合拳”。各地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收应届毕业生,各地要扩大地方性基层就业项目规模和科研助理招录规模,明年起,“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增至8000人[3]?。
2021年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称,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查看自己是否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第一、看毕业证发放时间;第二、看是毕业时间是否处于2年择业期内;第三、看是否具有高等教育经历;第四、看是否签订三方协议。
一、看毕业证发放时间
应届毕业生特指当年毕业的学生,是指在学习期满,学分合格,当年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来说每年6至7月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季,在这个时间段正常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大学生毕业生都属于应届毕业生。
二、看是毕业时间是否处于2年择业期内
毕业生已经拿到了毕业证,但是在毕业2年之内没有找到工作,还处于择业期。2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也将做普通应届毕业生。
界定普通应届毕业生的标准主要是看:拿到毕业证书的时间不超过2年、本人的人事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没有跟任何用人单位签订任何形式的劳动合同。如果符合这3个条件,那么也等同于应届毕业生。
三、看是否具有高等教育经历
非统招、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均不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即使是毕业的当年,也不属于应届生。
四、看是否签订三方协议
只要签订了三方协议,即便没有正式报到上班,依然不能被认作是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将被认定为已就业。
因为三方协议,也是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每个人具有唯一的编号,毕业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这个协议书是办理就业报到证,认定参加工作时间和干部身份的重要依据。
如果签了三方协议,但依然想报考只能应届生报名的公务员等职位,最好是能够跟签约单位妥善协商,及时拿回三方协议,避免因违约而影响到政审。